傅姓的起源比较复杂,不但汉族有傅姓,而且满族也有傅姓。
汉族傅姓的主要来源,是商朝宰相傅说(音:悦)的后代。
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》记载:
“傅氏出自姬姓。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,因以为氏。商时虞、虢之界,有傅氏居于岩傍,号为傅岩。盘庚得说于此,命以为相。”
大由是尧的孙子、丹朱的儿子,姬姓,傅氏。
古代时,姓氏分离,姓管婚姻,氏管职务,大由的时候还没有傅姓,只有傅氏。
到了商朝时,有傅氏居住在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带,有个因家族犯罪沦为的奴隶的人,名叫说,在那里夯土筑城墙,他是一个类似姜子牙的人物。
商朝的盘庚迁都于殷,到了商高宗武丁时,商朝又衰落了。武丁希望中兴商朝,要找一个好的大臣。后来武丁梦见一个叫说的人,认为就是他要找的大臣。
武丁醒了之后,在群臣里面找不到说,就派人到处到全国各地找。终于在傅岩(今山西平陆县东隐贤社)找到一个名叫说的奴隶。
武丁在和说一番谈话后,就认定说是一个圣人,便任用说为宰相,果然实现了商朝中兴。
奴隶没有姓,说的祖先是有傅氏。于是武丁赐说以傅为姓,称他为“傅说”。
满族傅佳氏在清朝时改姓傅,祖先原为汉族,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人劫掠融入鲜卑族,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。
据考证,傅姓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名。古时候,西周时期周公旦有傅府,此后他的后代被称为傅氏,傅姓由此得名。在历史上,傅姓还有其他来源,如“傅寨”、“傅仁”等。总体而言,傅姓源远流长,是中国古代一个常见的姓氏。
傅姓的起源,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。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度振兴,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。
唐代《元和姓纂》也有记载:“傅,殷相说之后,筑于傅岩,因以为姓。”
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、《广韵》、《姓解》及郑樵《通志·氏族略》均主此说,由此可见,这位傅说,便是傅姓的始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