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面耳刀旁右面一个龙是陇字
陇lǒng
释义
"陇
隴
lǒng
【名】
(形声。从阜(fù),表示与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,龙声。本义:古地名。在今甘肃东部)
即陇山。绵延于陕西、甘肃交界的地方
陇,天水大阪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沈涛注:“今本合三处互订,古本当作‘陇山,天水阪、大阪也。’”
甘肃省的简称。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,如:陇西(古郡名。在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);陇上(地名。在今甘肃省)
通“垄”。田埂
席陇亩而荫庇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
然羽非有尺寸,乘势起陇亩之中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赞》
又如:陇邱(田垄;土丘);陇亩(田野,田亩)
泛指山〖hill〗。如:陇断(土岗子,即垄断。指山脉阻隔。陇,山冈高地)
这个字“陇”读long读三声,音同“垄”。
基本释义:1.陇山:山名。在陕西、甘肃交界处。
2.甘肃的别称:因为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。
3.古又同“垄”:田埂之意。
这是一个形声字,表示与地势的山地上下有关,龙声。古时地名,今在甘肃东部。
4.古时通“拢”:凑齐、集合之意。
5.古时通“隆”:盛、多之意。
通:通假字的意思。古时候因为汉字少,一个字表达多重意思。
陇 拼音:lǒng 繁体字:陇部首:阝 部外笔画:5 总笔画:7 繁体部首:阜 陇繁体字:(陇) lǒng ◎ 中国甘肃省的别称。
陇,拼音:lǒng。
1. 中国甘肃省的别称。
2. 古地名,在今中国甘肃省:得~望蜀(喻人贪得无厌)。
3. 古同“垄”,土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