燊、棂、棪、燥、烌、焚
1、燊(shēn)释义:燊是一个汉字,是旺盛的意思。看其字体结构,火在木上燃烧,三个火,意思是烧的很热烈,火木旺盛的意思。《诗经》上的“莘莘”就是“燊燊”,意思是“众多”。“莘莘征夫”就是“燊燊征夫”;我们常说的“莘莘学子”就是“燊燊学子”。
2、棂(líng)释义:形声,从木,灵或霝声。本义是窗棂、长木。
3、棪(yǎn)释义:古书上说的一种树,果实似柰,红色,可以吃;也指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,通过津关的凭证。
4、燥(zào)释义: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,形容很干。也是中医病因学概念,又称燥邪。燥邪致病有外燥和内燥之分。
5、烌(xiū)释义:形容灰,《集韵》虚尤切,音休。吴俗谓灰为烌。
6、焚(fén)释义:从火,从林。多指火烧起来。甲骨文字形,象火烧丛木。古人焚烧杂草,以擒获野兽,并开垦成农田
木跟火可以组成两个字,一个只是“炑”字,“炑”的读音是mu(去声),释义是指火炽。另一个是“焚”字,“焚”字上面是两个“木”字,下面是个“火”字
火和木组合的字是炑。
炑,汉语生僻字,读音mù。基本含义为:火炽。炑没有常用组词。
基本信息:
中文名:炑
结构:左右结构
总笔画:8
部首:火部
五笔码:OSY
笔顺编号:43341234
拼音:mù
仓颉码:FD
四角号码:94890
笔画名称:点、撇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。
郑码:UOF
外笔画:4
注音:ㄇㄨˋ
释义:火炽
古籍释义:
康熙字典
《玉篇》莫卜切,音木。《五音集韵》火炽也。
火和木组合的字有:炑(mu四声)、焚,燥,棂,棪(yan三声,yan四声),燊(shen一声),
火木组合的有以下3个:
焚:fén
炑:mù
燊:shēn
朱标、朱棣等朱高炽、朱由检朱由崧朱由榔
木和火的组合有很多举个例子:炑、焚、燥、棂、棪、燊、爃。烞:pò
煤:méi
煠:zhá
槱:yǒu(灬同火)
烁:shuò(繁体字中有木)
杰:jié(灬同火)
楸:qiū
棪:yǎn
檆焐 烃 焊 烱 烯 焅 焓 烽 焕 烷 焖 烺 焗 焚 煑 煚 焯 焰 焮 焙 欻 焱熺 熸 烧 燎 燀 燔 燠 燋 燃 焰 烫 炽 炖 燧 燚 燊 营 罃 焖 燖 灯 燏
櫿:yíng
橩:同“琼
【燥】
读音:zào
意思:干;缺少水分:~热(干燥炎热);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,我们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。
组词:干燥 、燥热 、高燥、 枯燥 、燥吻 、燥溼 、燥裂、 急燥、 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