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说孔子替麒麟疗伤,麒麟献书以示感谢。相传,麒麟嘴里吐出来的就是原版河图、洛书,简称“河洛”,是古代儒家用来解释《周易》和《洪范》两书来源的。古书云: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”古时有一条外形像马的龙在黄河上出现,背上驮着一张图同时又有一只神龟游进洛水,背上背着一本书。伏羲根据图和书,画成八卦,就是《周易》。
在民间风俗文化中,麒麟有送子之意,麟吐玉书,寓意早生贵子。另外,麒为雄,麟为雌。在很多各地文庙建筑中,都以《麟吐玉书》为装饰,以示祥瑞降临,圣贤诞生。
有很多民俗作品也多以麒麟吐书作为艺术题材,常见于玉器,木雕,砚台,瓷器等器物。
麟吐玉书是一个中国成语,意思是指麟兽吐出的玉册书籍,比喻不寻常的好书。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章极其精美或者是形容一个人写的文章/书籍很较好。
麒麟吐书指的是一件文物,该文物现收藏于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。
在民间风俗中,麒麟是送子的瑞兽,麟吐玉书,寓意早生贵子。麒为雄,麟为雌。传说孔子降生的当天晚上,有麒麟降临到孔府阙里人家,并吐玉书,上有“水精之子孙,衰周而素王,徵在贤明”字样。既告众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,虽未居帝王之位,却有帝王之德,堪称“素王”。以后,人们又引申出玉书三卷,孔子精读后成为圣人。在文庙、学宫中还以《麟吐玉书》为装饰,以示祥瑞降临,圣贤诞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