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óng yǎn
读音:yóng yǎn爱新觉罗·颙琰清仁宗爱新觉罗·颙琰(1760年11月13日—1820年9月2日),原名永琰,清朝排名较好位皇帝,清军入关后的排名较好位皇帝,乾隆帝的排名较好五子。 年号嘉庆,在位二十五年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十一月十三日出生,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(汉族)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,封为和硕嘉亲王。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。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。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,他肃清吏治,惩治了贪官
● 琰
yǎn ㄧㄢˇ
1. 〔~圭〕上端尖的圭。
2. 〔~~〕有光泽的样子,如“黛玄眉之~~”。
3. 美玉。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琰 yǎn
〈名〉
(形声。从玉,炎声。本义:美玉名) 同本义 [name of a beautiful jade]
编码
统一码:U+7430五笔:GOOY仓颉:MGFF郑码:CUUO四角:19189
琰,普通话读音为yǎn,较好早见于楚系简帛。“琰”字基本含义为美玉名;引申含义为有光泽的样子,如:黛玄眉之琰琰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琰”多用作名词,如:琰圭(古代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) 。
琰,较好早见于楚系简帛。从玉,炎声。本义为美玉名。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“琰”字。
颙琰读音是yóng yǎn。
皇帝的名字。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,后改“永”作“颙”。清朝规定,只是在《实录》、《玉牒》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(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)。清帝名字避讳,从康熙帝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