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末年,有孔姓人家在此拓荒地定居,筑起小垄坝,人称此地为孔家垄而得名。孔垄镇地处黄梅中部,105国道纵贯南北12公里,318国道横穿东西20公里。纺织工业集中区,位于105国道吴河至殷垸段内,占地面积500亩,北与县城一线相连,南邻九江长江黄金水道,东接龙感湖沪蓉高速路口,西通武穴市,水陆交通便捷,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。
来历:传孔氏逃荒至此,垦地围田,称孔家垄,后简称孔垄。1949年设孔垄区,1952年增设孔垄镇,1987年合设孔垄镇。
孔垄镇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,地面平均海拔高程13.3米左右,是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、湖北省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。
相传南宋末年,有一户人家耕种逃荒到这里,结庐定居,垦地围田。因为这个姓孔的人家耕种、居住的地方都垄出水面,所以就叫"孔家垄",后来简称孔垄。
昔日黄梅的城、孔、小三大镇中的孔垄镇是因南宋末年有孔氏一家逃荒至此,结庐定居,垦地围田,因名孔家垄,后称为孔垅镇、孔垄镇。孔垄镇属平原地区。东、西港应是古长江的一部分,东港建有水码头,通湖入江,成为古代通衢要驿。
东港德化桥连通江西德化、湖北黄梅二县,曾为两省重要的商埠口岸,故东港有鄂东“秦淮河”之称。